
弘光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師生與光田綜合醫院攜手合作,獲得高教深耕計畫之產業問題導向專題研究經費補助的「ERAS,三方互惠?」研究,榮獲「2025玉山醫務暨健康管理學會學術研討會」第一名。研究聚焦於ERAS術後加速康復療程,並發現醫護人員自我效能對病人安全行為影響最大,參加過ERAS課程醫護人員,自我效能及對病人安全行為的重視,顯著高於未參加過課程者。
這項研究由健管系助理教授李怡慶帶領4名研究生、2名大三學生一起執行。李怡慶指出,ERAS源自1990年代丹麥,強調透過多模式止痛、早期下床活動與營養支持等方式,幫助病人更快康復,減少併發症與住院天數。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於心臟、骨科、婦科及急診手術等領域,被視為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的重要策略,過去研究多數為病人層面的恢復,對醫護團隊推行的組織氛圍、合作模式與安全行為,缺乏深入探討。
因此,研究團隊花費半年時間,從設計問卷,到針對1家醫學中心、3家區域級教學醫院麻醉醫護人員進行調查,總共回收202份有效樣本,接著進行統計分析。
李怡慶表示,研究結果發現,醫護人員自我效能對病人安全行為影響最大。具有研究所以上學歷、主管職務或三年內參加ERAS課程7次以上者,對自我效能與病人安全行為的看法,顯著高於專科、補充學員或未參加者。因此,必須透過醫護人員自我效能的提升,才能有效轉化為病人安全行為。且群體安全規範(即團隊內對安全行為的共識),對環境、個人、行為三方互惠總體影響最為顯著。
6位參與的研究生、大學生們皆說,這次專題研究不僅增進了研究與臨床應用的能力,也深刻體會到醫療安全文化的價值。
研究生蔡伊婷、陳羿吟、徐毓鍰及吳念穎指出,專題研究探討 ERAS 介入手術全期麻醉醫護人員的組織安全氣候、群體安全規範及自我效能對病人安全行為的影響。這套理論架構的應用,讓他們對醫療場域中環境、個人、行為的三方互惠關係有系統性的理解,也深刻體會到,要提升病人安全,必須從組織環境到個人因素層層推進,對於未來的專業發展具有啟發性。
大三學生簡妤晅與李品璇則說,透過老師與業界主管的悉心指導,對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在醫療領域中的重要性,及對病人安全的深遠影響,有了更全面的理解。跟著老師及學姊,從研究背景的探討到問卷設計、資料分析,研究能力也獲得提升,更深刻體會到跨領域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
李怡慶強調,這個專題研究能夠完成,要特別感謝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、弘光科大董事長王乃弘的支持,以及4家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醫護人員的協助,研究團隊的努力獲得全國肯定,展現弘光科大致力於培養具研究力、實務力與創新力人才的教育精神。
李怡慶也不忘補充說明,手術安全不只是醫師與醫院的責任,更與病人本身息息相關。民眾在接受手術前,若醫院有導入ERAS療程,應積極配合相關建議,例如:術前營養準備、戒菸戒酒、術後及早下床活動等。這些看似小小的改變,能大幅縮短康復時間、減少併發症,讓病人和家屬更安心。